拉尼娜现象

暴雪预警!下半年最强冷空气来袭,这些城市将迎历史性降雪

**你见过10月就积雪半米的东北吗?**10月15日,#下雪#话题突然引爆微博热搜,新疆、黑龙江、吉林多地网友晒出银装素裹的实拍视频。中央气象台紧急发布暴雪蓝色预警,确认这场"下半年以来最强冷空气"将席卷全国,东北部分地区降雪量可能突破历史同期极值。

暴雪 冷空气 拉尼娜现象 降雪 降雪量 2025-10-22 17:13  3

来年是旱是涝,就看九月初二,今日九月初二,下雨预示明年涝吗

农历九月初二,一场秋雨悄然降临华北平原。河北邯郸的田间地头,72岁的农技员老张望着湿润的泥土喃喃自语:"老话讲'来年是旱是涝,就看九月初二',这场雨下得透,明年怕是要防涝啊。"这句流传千年的农谚正在中国多个省份应验——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,2025年农历九月初二

中国气象局 拉尼娜现象 王建军 农谚 东亚季风 2025-10-22 05:45  3

“九月初一雨,新坟遍地起”,今日九月初一,下雨有啥说法?

要读懂 “九月初一雨” 的说法,首先得明白这个日子在农事时序中的核心地位。从农历体系来看,九月初一既是 “朔日”,此时月亮隐没、阳气初敛,天地气候处于新旧交替的敏感状态;更是 “季秋” 的开端,恰处寒露与霜降之间,正值晚稻、玉米、红薯等作物成熟待收,冬小麦、油

冷空气 拉尼娜现象 农谚 晚稻 朔日 2025-10-21 10:44  4

“冷不冷!就看八月廿七”,八月廿七,今年60年一遇冷冬吗?

秋意渐浓,一句带着传统神秘色彩的老话——“冷不冷,就看八月廿七”——在网络上迅速传播,引发广泛关注。农历八月廿七,传言这一天与“60年一遇的冷冬”有关。这究竟是先人智慧的精准预言,还是吸引眼球的流量手段?今天,我们一同探寻背后的故事与科学。

预言 拉尼娜现象 农谚 廿七 春捂秋冻 2025-10-18 00:01  3

坐拥小院,一定要允许它的“不完美”

那是七年之前,我的小院按照设计规划逐步完善,在三线城市生活了几十年,经过数年单元楼居住之后又有了接地气的小院,并请专业团队进行了打造,确有几分激动乃至兴奋,隔三差五的就会发个朋友圈有炫一下,所以,在我不大的圈子里,知道小院的却不在少数。

拉尼娜现象 夏雨 紫竹 院里 孙宝 2025-10-17 10:22  4

老话“出詹不出詹,八月二十三”,今冬冷暖啥预兆?就看这天!

农历八月二十三在民间可不是普通的日子,老辈人管它叫“出詹日”,这背后藏着一个流传千年的传说。相传秦始皇时期,有位姓詹的御厨,因回答“用尽天下只有钱好,吃尽天下只有盐好”而被错杀,从八月十三起连下十一天雨,直到八月二十三才停,“出詹日”由此得名。这一天的天气被老

拉尼娜现象 霜降 农谚 寒露 天雨 2025-10-14 19:47  2

10月8日寒露,寒露有早晚,今年寒露是早还是晚?会很冷吗?

随着秋意渐浓,10月8日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——寒露。作为秋季的第五个节气,寒露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。今年的寒露究竟是早还是晚?这个节气会带来怎样的气候特点?让我们从天文历法、气象规律和农谚俗语等多个角度,深入探讨寒露时节的奥秘。

菊花 拉尼娜现象 寒露风 寒露 北方降温 2025-10-05 10:48  6

“不怕寒露迟,就怕寒露早”,今年的寒露是迟还是早,有啥预兆?

寒露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,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的重要节点。今年(2025年)的寒露节气落在10月8日,而民间素有"不怕寒露迟,就怕寒露早"的农谚,这句话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气候智慧?今年的寒露究竟是早是迟?又将预示着怎样的天气走势?

拉尼娜现象 农谚 冬小麦 寒露 寒露节气 2025-10-01 16:43  7

俗话“上午寒露,单衣过冬;下午寒露,冷得很”,今年寒露会冷吗

寒露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,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的过渡。民间流传着"上午寒露,单衣过冬;下午寒露,冷得很"的谚语,这句看似简单的农谚背后,蕴含着古人观察自然规律的智慧结晶。2025年的寒露节气将在10月8日到来,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95度,预示着

单衣 拉尼娜现象 农谚 寒露 寒露节气 2025-10-01 04:03  4

不是迷信!今日八月初十,牢记“冷不冷、要看天”,早看早受益

翻开老黄历,今日是农历八月初十,正值仲秋时节,离中秋圆月仅剩五天。在农村,此时正是收割红薯、花生、黄豆的繁忙时节,而八月初十在传统习俗中更被赋予特殊意义——既是北岳大帝诞辰,也是铁拐李的诞辰日。老祖宗常言:“秋寒不秋寒,就看八月初十”,这一日被视为预测冬季冷暖

冷空气 雨雪 拉尼娜现象 云遮月 北岳大帝 2025-10-01 00:00  6

谭冰儿:《频发的自然灾害越来让傲慢而愚昧的人类瑟瑟发抖》

傲慢的人类曾以为,凭借科技与机器就能征服自然。填海造陆只为多建一片厂房,过度开采只为追求GDP增长,肆意排放只为节省处理成本……现如今,天道开始以它的方式提醒我们:北极冰川融化让海平面不断上升,沿海城市面临淹没危机;亚马逊雨林锐减导致全球气候失衡,极端天气频频

自然灾害 拉尼娜现象 天道 谭冰 瑟瑟发抖 2025-09-24 10:59  4